威海卫陷落,大清已经战败。
只是,李鸿章不愿意承认战败,接下来清军在辽东半岛上发动了四次反击,不但被日军击退,还在兵败后接连丢掉了牛庄、营口、田庄台等地,清军在辽河东岸的六万余大军尽数溃退。
此时,已经是三月了。
有趣的是,战争还没结束,年初的时候,大清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、湖南驯服邵友濂,聘请美国国务卿为顾问前往日本求和。这个时候,日军正在猛攻威海卫,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,自然胃口非常大,气焰也极为嚣张,而大清官员根本没有认识到已经战败,谈判自然无果而终。
等到威海卫陷落,清军从辽河东岸撤退,剩下的只有“无条件投降”了。
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,李鸿章一面在辽东组织抵抗,一面积极与日本议和。
虽然日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,但是国力有限,而且战争产生的巨大消耗已经使日本国内经济严重倒退,甚至连食品供应都极为紧缺,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决定见好就收,不然等到列强出面干预,日本连到手的胜利果实都得不到,于二月二日答应了大清提出的和谈要求。
此时,日本已稳操胜券,提出让李鸿章为全权代表,必须以割地、赔款为进行和谈的前提条件,否则无须派代表赴日。
大清有选择的余地吗?
三月,李鸿章以全权大臣,与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一同前往日本马关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le123.cc
(>人<;)